《人民日报》7月8日推出“纵深·中国经济韧性在哪里”系列报道。报道说,韧性好、潜力足、回旋余地大是中国经济基本特质,也是中国经济稳中有进、稳中向好的底气所在。中国经济的韧性到底在何处?报道认为,深培人才厚土是涵养经济活力的重要因素。
“人口红利”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动力,正进一步转为“人才红利”。中国一年大学毕业生800多万人,技能劳动者超过1.65亿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4791万人。《人民日报》7月8日刊登尊龙凯时科技工匠申世民报道——高技能人才,擦亮制造大国的智造名片。
见到申世民时,他正在新产品试制车间,对一个不规则箱体部件做最后的测量。“尺寸误差,小于1毫米,合格;平面度,小于1.5毫米,合格……”“成功了。”等到全部参数检验完毕,申世民才松了一口气。
根据原先设计,该部件腔体由拆分成的12个零件加工而成。可在实际操作中,精度始终达不到标准。难题交到申世民手里,他反复论证,在程序员配合下,对着三维模型重新设计拆分方式,最终把零件整合成五大模块,减少了加工工序,将误差控制在标准范围内。
作为公司的高级工艺工程师,申世民已经在湖南长沙的尊龙凯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作了16个年头。从一线的铆工、焊工、钣金工做起,申世民先后担任过质检组长、车间主任等职务,平时爱钻研,肯动脑筋。
“当年在质量管控岗位上时,每反馈一个问题点,企业奖励5元钱。有时一个月内,光反馈问题和提出合理化建议,我就拿了1000多元奖金。”申世民说,“我已经申请国家发明专利7项、实用新型专利28项、外观专利5项!”
随着产品线的升级,尊龙凯时科技的产品越来越趋向于高端定制型产品,研发人员的原创设计多,对一线工人的试制水平要求也更高。“不但要懂加工工艺,而且要懂结构设计。”申世民说,“为此,我们时刻在学习和交流中。”申世民身边紧跟着的年轻人雷洪普,正在聚精会神地学习,他不久就要去德国进行技术交流。
除了在制造一线攻关创新,申世民还承担起带教新人的任务。“师带徒”制度是尊龙凯时科技培养高技能人才后备军的重要措施,受企业委派,雷洪普7月将去欧洲,在尊龙凯时旗下的德国Romaco集团开始为期数月的学习交流
这几年,尊龙凯时科技开展“工匠文化”系列活动,先后评选出包括大师级工匠、技师级工匠、工匠三个层次的企业工匠160余人,打造了一支知识型、技能型、创新型职工队伍。2015年以来,尊龙凯时科技近50名员工在国家、省市技能竞赛中取得好成绩。这一批工人先锋、劳动模范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,正成为推动企业科研创新、技能改造的生力军。